第九十八章 霍乱善后(3/4)
“哦,那她人呢?”杨一清接过包袱道
“据说那老妇人,托人送包袱之后就跳入黄河了。”
“啊!”杨一清一阵惊讶,打开包袱一看,里面是一张安化王的讨贼檄文,和一叠周东在宁夏丈量田亩的账册,檄文里面细数了刘瑾十七条罪状。原来曹雄攻入宁夏城后,对整个宁夏城进行了全面搜索,把那些对刘瑾不利的标语和证据全部清理完了,并对俘虏的士兵就进行严刑拷打,甚至对一些深宅大院直接烧毁,搜罗并销毁了全部的檄文和不利证据。所以,杨一清大军到了后,整个宁夏城才会遍地哀嚎,但已经见不到一丝对刘瑾不利的东西了。孙景文为人小心,把这些资料放在里鲜有人知的乳母家里才躲过了曹雄的搜查。
杨一清将包袱里的资料拿到张永面前,说道:“张公公,你也看看吧。”
张永看了檄文和田亩账册后,一言不发,回想这几日遇见的各种悲惨景象,心里也是五味杂陈,其实他比谁都清楚刘瑾做的那些事。
杨一清见张永陷入沉思,走上前拉住张永道:“公公,此次随军征讨,一路颠簸辛苦了,幸得公公的支持,本官才能顺利完成善后工作。如今外乱已平,可内患怎么办?”
张永问道:“杨将军所谓内患是指什么?”
杨一清翻开手掌,在上面写了一个“瑾”字。
“此人,日夜在皇上身边,耳目甚广,皇上甚为信任,将军万不可妄言。”
“公公也是皇上近臣,为何非要以他为首,唯他马首是瞻?”
“咱家只对皇上负责,至于权势并不计较。”
“可如今,他祸害朝廷,祸害百姓,祸害边屯将士,他们的疾苦你也看到了,他们可都是皇上的子民,大明的子民,对皇上负责,就要对他们也负责。”
“咱家人微言轻,势单力薄,只能对皇上一人负责,至于天下苍生,咱家可没那能力。”
“天下千万苍生都在水深火热之中,公公难道忍心视若无睹?”
“将军不必再劝,此事咱家就当没见过,也没听过。”
“公公可知现今自己已处险境?”
“将军何出此言?”
“公公可知他为何要派你来做末将的督军?”
“将军认为是为何?”
“无非是想让公公给我增添一些麻烦,延缓行军速度,让他自己或者他自己的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朱寘鐇。”
“原来将军早就知道?”
“是的。”
“那将军为何不戳穿咱家?”
“没有必要!”
“没有必要?将军的话,咱家真是不懂。”
“一则,末将认为朱寘鐇必败无疑,引不起大风浪,末将早一点到和晚一点到都无所谓,无非是谁剿灭的,谁的功劳大而已,末将不需要什么功劳。二则,刘瑾无非是想借平叛掌控军权,现在军权没有落于他手,反而用了他的亲信平了朱寘鐇,对兵部来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叛乱,也算是件好事。”
“原来咱家的一举一动都在将军的掌控之中。”
“公公多虑了,末将并未掌控公公的举动,而是替公公担忧。”
“为咱家担忧?”
“是的,公公试想他为何要派你来做末